新闻中心

联手“狙击”雾霾 电力市场三大猜想

DQZHAN讯:联手“狙击”雾霾 电力市场三大猜想
摘要:在记者看来,尽管电力、能源领域2013年出现了一些变数,但在“狙击雾霾”的过程中,能源输送方式、能源产生方式在今年仍将会出现较大幅度的变化。比如,特高压、新能源,更包括火电厂的四大污染物排放。
2月,一场**的雾霾袭击了华北的大部分地区,舆论的质疑、民众的吐槽,再加之正值两会召开前夕,雾霾无疑成为了当前*热点的话题。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像对贫困宣战一样坚决向污染宣战”——政府治理雾霾的决心表露无疑。然而问题的关键在于,美国用了50年的时间征服雾霾,我国究竟会用多久?这毫无疑问是新时期的一场硬仗。
在记者看来,尽管电力、能源领域2013年出现了一些变数,但在“狙击雾霾”的过程中,能源输送方式、能源产生方式在今年仍将会出现较大幅度的变化。比如,特高压、新能源,更包括火电厂的四大污染物排放。
猜想一:特高压提速
刚刚过去的2013年,仅有一条特高压线路拿到了“路条”,对于未占天时的特高压来说,此时雾霾天的持续轰炸无疑成为了“神来之笔”。
事实上,即便在2013年岁末,业界关于特高压经济性问题的讨论、直流和交流输电线路的争论仍在继续,甚至愈演愈烈,然而尽管如此,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直燃煤比重过高成为引发雾霾污染的重要因素却已是业界的普遍共识。
在我国的长江流域,平均30千米便有一个电厂,从南京到镇江平均10千米便有一个电厂,京津冀鲁、长三角地区单位国土面积煤电装机分别是西北地区的13倍、26倍。再从宏观数据来看,2013年我国煤炭消费25亿吨标煤,占66%;煤炭消费当中电煤仅为51%,原料煤、直燃煤分别占27%、22%,合计高达49%。
在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秘书长王志轩看来原料煤和直燃煤对PM 2.5的影响远远高于电煤,在其撰写的、题为《霾、PM2.5与电力》的文章中谈道“虽然一个家庭用的煤炉**只烧十多斤煤,一个小区供热的燃煤锅炉**烧几吨煤,但其影响要比一个普通的**烧一万吨煤的现代化电厂影响要大得多。”
目前我国大气主要污染物中,约80%的二氧化硫、60%的氮氧化物、50%的细颗粒物来源于煤炭燃烧,而燃煤排放当中近一半源自直燃煤。与此同时,大规模、远距离的的输煤还在运、储环节造成多重大空气污染,运煤铁路两侧120米内的空气污染超过国家大气质量二级标准8倍,储煤场1千米内空气污染超过国家二级标准2.6倍。
因此,如何减少煤炭的大量运输,如何更多地使用电煤,是实现PM2.5降低的一大途径,而这,正是特高压的优势。
就在今年两会召开前夕,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刘振亚公开发表了题为《发展特高压电网 破解雾霾困局》的文章,在他看来,降低煤炭消费比重,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优化电源结构和布局,关键是要加快发展特高压电网。
事实上,2014年特高压提速这一猜测并非毫无依据。在今年1月召开的2014年国内能源工作会议上,国家能源局局长吴新雄就曾明确指出,要加大西电东送力度,全年规划建设12条电力外输通道。
虽然上述“12条电力外输通道”并没有明确为多少千伏,但外界分析普遍认为其便是暗指特高压。
特高压,从过去由电网公司向上申报,到现在国家能源局主动明确,这显然已是非常明确的信号。因此,毋庸置疑,在2014年特高压的行进步伐不会再放缓。
猜想二:“风光”再起
官方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电力总装机的比重达到30.9%,较2012年提高4个百分点;非化石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到9.8%,较2012年提高0.4个百分点。
而随着治理雾霾工作的步步深入,记者认为我国新能源产业将进入全新的发展期。
国家能源局今年1月公布的国内能源发展规划显示,2014年国内煤炭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降低到65%以下;京津冀鲁将分别削减原煤消费300万吨、200万吨、800万吨和400万吨,合计1700万吨;国内淘汰煤炭落后产能3000万吨,关停小火电机组200万千瓦。
而与此对应的必然是新能源的“上位”。
与过去依赖国际市场明显不同的是,此轮发展是以内需拉动,这必将帮助我国新能源实现可持续、健康的长远发展。
国家能源局年初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全年将新增风电装机1800万千瓦(2013年新增并网风电装机为1406万千瓦);新增光伏发电装机1400万千瓦,其中分布式占60%(2013年新增光伏发电并网装机为1130万千瓦)。对比去年风电和光伏发电的装机容量不难发现,两者均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因此新能源有望在今年实现突破。
当前,我国清洁能源资源丰富已成为不争的事实,风能、太阳能可开发资源分别超过25亿、27亿千瓦,相当于18亿千瓦常规火电,水能可开发资源6亿千瓦左右,如果全部有效开发这些清洁能源,将显著改善我国能源结构。尽管水电开发尚遭遇质疑,但是发展新能源却已是水到渠成之事。
当然,新能源发展也面临一个问题:发电中心与负荷中心的距离过远,大规模开发后将面临突出的弃风、弃光问题,因此,提到这儿,不得不回到本文提出的**个问题:发展特高压。毫无疑问,在当前的背景下,只有依托特高压电网,才能将西部、北部地区丰富的清洁能源大规模送出,在国内范围内被消纳。
而据刘振亚的预测,通过发展新能源、特高压等实施电能替代,到2015年、2020年东中部地区PM2.5污染可比2010年分别降低12%、28%左右。长远看,形成以清洁能源为主、电为中心的能源开发利用格局,将从可缓解我国大气污染问题。
与此同时,对于我国新能源产业来说,在历经了两年多的持续奋力反抗后,却仍要面对国际市场依旧持续低迷,国内市场此番开出的“绿灯”,无疑成为行业的重要利好。
一方面改善大气环境,另一方面刺激产业发展,此一箭双雕之举,自然是众望所归。
猜想三:火电厂“四排”直逼“断头台”
对于火电行业来说,节能减排的考核项目主要是“四排”——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和废水。记者整理五大发电集团下属14家上市公司2012年的统计数据发现,仅4家发布社会责任报告并公开污染物排放数据,信息披露情况不容乐观。
然而,时下实施的相关政策与过去相比,可谓范围更广、威力更大,将火电厂“四排”直逼“断头台”。
就在2013年9月,国务院发布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其明确提出,将加强工业企业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加快重点行业脱硫、脱硝、除尘改造工程建设。因其依据不同地区的不同情况分别给出了明确的目标,因此它也被市场广泛解读为给污染源带上的“紧箍咒”。
目前,我国电厂的脱硫率已经超过85%,而美国只有50%,高出35个百分点。即便比例很高,王志轩认为接下来的工作却依然很困难,“要解决余下的15%的脱硫问题很难,成本会相当高。”在他看来,如果拿出其中经费的十分之一来解决那些*大的污染源的问题,效果显然会更好,事半功倍。“优先解决*大的污染源的问题,这是解决结构性问题的关键所在,不能本末倒置。”
而我国火电厂烟气脱硝率要比脱硫率低很多,环保部前副部长张力军在两会期间解释道:“脱硝是从2011年开始的,以前电厂没有脱硝要求的只要求上电厂的时候,仅预留了脱硝的地方。”
然而随着《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火电厂大气污染排放标准(修订版)》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再加之国家将火电脱硝电价补贴由此前的8厘/千瓦时提高至目前的1分/千瓦时,火电厂脱销工作积极性较过去有大幅度的提高。
“计划到2015年底,国内电力行业脱硝装置上到60%,在两三年后达到90%。”张立军预计道。
从目前当下局势看,大气污染治理无疑已成为当前节能减排国策的*大着力点,在雾霾天气持续得不到明显改善的背景下,这一领域将可能成为环保攻坚战的*大阵地。事实上,尽管市场对治理雾霾有诸多期待,人们对改善大气质量翘首以盼,各方更是纷纷就此预测分析,然而在记者看来,尚有一大环节不可忽视,那便是监管。在这场攻坚战与持久战中,若监管不到位、出现地方保护、执行被大打折扣等问题,那么即便政策出台的再**,也依旧是一纸空谈,而所有有依据的猜想也不过是空想罢了。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48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