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美国港口费进入***:全球35%关键船队受冲击

DQZHAN讯:美国港口费进入***:全球35%关键船队受冲击


随着10月14日美国针对与中国相关的船舶征收港口费用的日期越来越近,全球航运业的关注度正迅速升温。


根据波罗的海国际航运公会(BIMCO)**航运分析师Niels Rasmussen的分析,这项措施可能会波及全球干散货船、原油油轮、成品油轮和集装箱船队中约35%的船舶,这些船只在靠泊美国港口时可能被征收额外费用。


Rasmussen指出,尽管被征收船舶的运力占总量的44%,美国的进出口商无需担心运费上涨。在这些可能被征费的船舶中,约七成为中国拥有或运营,另有三成是在中国建造。不过,其中超过一半的中国建造船舶由于船型较小或属美资所有,将可获得豁免。




根据分析,散货船更容易受到成本上涨的影响,约45%的散货船可能被征收USTR费用;相比之下,原油油轮与集装箱船的比例约为30%,成品油轮则仅为19%。这意味着干散货船东的成本压力将*为显著。


不过,从整体市场来看,这项政策的实际影响或许有限。今年以来,美国市场在各船型全球需求中的占比仅为9%至19%;而历年统计显示,仅有16%至24%的美国进出口货运是通过这些可能被征费的船舶完成的。




从航线部署来看,未来的风险也有限。BIMCO对全球前十大班轮公司东西向主要航线计划的分析显示,未来靠泊美国港口的船舶中,少于20%的船只将受到新规影响。其中多数由中远海运集运、东方海外或中资租赁银行持有或运营。


Alphaliner*新报告显示,若主要集装箱班轮公司维持现有赴美航线部署,2026年可能承担高达32亿美元的额外征费,其中中远海运受影响*重,约15亿美元,几乎占总体近半。




为规避成本,多家航运巨头已启动船队调整:MSC率先撤离中资租赁船舶,达飞与ONE同步终止部分与中国融资租赁机构的长期合同,韩新海运与阳明海运评估转投韩日航线或新造船替代中建船。此外,还有公司通过更换船旗国或减少赴美航次来规避征费。


中远海运集运已表示将继续维持运力及有竞争力的运价,而其他多家班轮公司也已承诺不会因新规而征收附加费用。




Rasmussen认为:“既然多家班轮公司已明确不会涨价,而中远海运也势必要跟进以维持竞争力,我们预期集装箱市场的运价不会因此上升。至于干散货和油轮市场,预计大部分受到USTR费用影响的船舶将退出美国航线,因为她们难以在新成本结构下保持竞争力,因此这些板块的运价也大概率不会上涨。不过,在政策执行初期,由于各方适应与理解上的混乱,短期内不排除出现运价波动。”


不过,市场对于美国港口费是否会真实生效仍存疑虑。标准普尔本周在报告中表示:“有观察人士认为,作为更广泛谈判的一部分,10月14日的*后期限可能会延长甚至取消,但这一不确定性已令航运公司心生担忧,也为船队部署战略增添了新的地缘政治风险。”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48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