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上海富继电气有限公司!
主营产品:
小型继电器,凸轮控制器,接近开关,磁力起动器,电机调速器,万能转换开关,电源电涌保护器,船用浮球液位控制器,静态中间继电器,拉绳开关
首页
关于我们
下载中心
品牌专区
技术文章
新闻中心
联系我们
配线器材
高压电器
船用电器灯具
环保仪器仪表
工控元件
船用仪器仪表
浪涌保护器
汇款信息
品牌专区
产品目录
配线器材
绝缘子
铜接头
线卡
钢钉线卡
|
尼龙扎带
不锈钢扎带
|
普通尼龙扎带
|
缠绕管
高压电器
消谐器
高压熔断器
避雷器
|
高压电器配件
高压带电显示器
|
电磁锁
|
加热器
|
高压柜内照明灯
|
船用电器灯具
船用灯具
船用防爆灯
|
船用灯具电器配件
|
船用手提灯
|
机床工作灯
|
船用投光灯
|
船用白炽灯
|
船用荧光灯
|
航行信号灯
|
船用电器
船用伺服机构
|
船用减震器
|
船用填料函
|
船用控制箱
|
船用断路器
|
船用继电器
|
船用变压器
|
船用通用机械
|
船用无线电及附件
|
船用音响信号
|
船用限位开关
|
船用控制按钮开关
|
船用接插件
|
环保仪器仪表
触摸屏
压力控制器
电动执行器
消歇器
温度传感器
差压开关
变送器
信号隔离器
|
电量变送器
|
压力变送器
|
温度变送器
|
电表
指针式电表
|
数显电表
|
电能表
|
导航普航仪器
传话器和传话管路
|
测深锤
|
量角尺
|
平行尺
|
铜雾钟
|
罗经放大镜
|
船用倾斜仪
|
电笛
|
气笛
|
磁罗经
|
万用表
超高阻仪器
|
电雷管测试仪
|
电阻测量仪
|
电桥
|
兆欧表
|
数字式万用表
|
压力表
远传压力表
|
温度控制仪
指针式温控器
|
蒸馏器
|
数字温控仪
|
木材水分仪
木材水份监测仪
|
减压器
医用减压器
|
船用减压器
|
气瓶减压器
|
氨气减压器
|
工控元件
断路器
电动机断路器
|
模数化插座
|
配电箱
|
家用断路器
|
真空断路器
|
断路器附件
|
磁场断路器
|
直流快速断路器
|
万能断路器
|
漏电断路器
|
塑壳断路器
|
微型断路器
|
接触器
船用接触器
|
真空接触器
|
固态接触器
|
接触器附件
|
可逆接触器
|
切换电容接触器
|
直流接触器
|
交流接触器
|
继电器
晃电继电器
|
**继电器
|
微机保护器
|
电力调整器
|
油流继电器
|
密封继电器
|
计时器
|
光电继电器
|
电子继电器
|
气体继电器
|
极化继电器
|
平衡继电器
|
阻抗继电器
|
零序方向继电器
|
电码继电器
|
周波继电器
|
频率继电器
|
电流相位继电器
|
断相闭锁继电器
|
压力继电器
|
温度继电器
|
双位置继电器
|
接地继电器
|
逆功率继电器
|
差动继电器
|
矿用继电器
|
重合闸继电器
|
低周率继电器
|
监视继电器
|
同步检查继电器
|
功率继电器
|
冲击继电器
|
消声无声节电器
|
气压自动开关
|
直流继电器
|
过流继电器
|
信号继电器
|
漏电继电器
|
继电器座
|
电动机保护器
|
固态继电器
|
电压继电器
|
电流继电器
|
速度继电器
|
中间继电器
|
累时器
|
热过载继电器
|
时控光控开关
|
液位继电器
|
闪烁继电器
|
计数继电器
|
相序继电器
|
正反转控制器
|
时间继电器
|
专攻二用专用继电器
|
大功率继电器
|
工业控制继电器
|
小型电磁继电器
|
船用仪器仪表
工程机械仪表
船用电表
船钟
|
船用电压表
|
船用温度表
|
船用功率表
|
船用频率表
|
交流绝缘电网监测仪
|
船用高阻表
|
船用舵角表
|
船用计时器
|
船用电流表
|
船用同期表
|
船用温度仪表
舰用温度控制器
|
船用耐震压力温度计
|
船用双金属温度计
|
船用压力仪表
船用压力传感器
|
压力表组合板
|
船用压力表
|
船用液位控制器
船用浮筒式液位计
|
高温高压磁浮子液位计
|
船用浮球液位控制器
|
浪涌保护器
其它类浪涌保护器
等电位连接器
|
信号类浪涌保护器
其它信号类浪涌保护器
|
工控控制线路类浪涌保护器
|
无线信号类浪涌保护器
|
通信信号类浪涌保护器
|
广播电视线路类
|
视频监控线路类浪涌保护器
|
网络线路类浪涌保护器
|
电源类浪涌保护器
电源防雷箱
|
三级-电源电涌保护器
|
二级-电源电涌保护器
|
**-电源电涌保护器
|
液压气动
滑块线轨
HSZ重型直线导轨
|
HS轻型直线导轨
|
SZ微型直线导轨
|
电磁离合器
干式电磁离合器
|
湿式电磁离合器
|
电磁铁
制动器
|
牵引电磁铁
|
退磁器
|
电磁换向阀
板式换热器
|
湿式电磁换向阀
|
气缸
车辆用液压缸
|
薄型液压缸
|
电磁阀电控阀
过滤器
|
膨胀阀
|
电磁阀
|
电磁阀线圈
|
三联件
|
二位五通电磁阀
|
二位三通电磁阀
|
二位二通电磁阀
|
控制器
遥控器
工业遥控器
|
起重机控制台
起重机联动台
|
主令控制器
LK5G主令控制器
|
LK22主令控制器
|
XKB主令控制器
|
LK18主令控制器
|
LK17主令控制器
|
DKL16主令控制器
|
LK16主令控制器
|
LK15主令控制器
|
LK14主令控制器
|
LK5主令控制器
|
LK4主令控制器
|
LK1主令控制器
|
凸轮控制器
JK16凸轮控制器
|
KTJ17凸轮控制器
|
KTJ15C凸轮控制器
|
KTJ15B凸轮控制器
|
KTJ15A凸轮控制器
|
KTJ15L凸轮控制器
|
KTJ15凸轮控制器
|
KTJ6凸轮控制器
|
KTJ5凸轮控制器
|
KTJ1凸轮控制器
|
KT14凸轮控制器
|
KT12凸轮控制器
|
KT10凸轮控制器
|
电机驱动
轴承
编码器
电机
小型电机
|
风机
管道风机
|
轴流风机
|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
转差离合器控制装置
转差离合器控制器
|
电机调速器
给料机控制器
|
交流电机调速控制器
|
直流电机调速控制器
|
力矩电机控制器
|
电磁调速电机控制器
|
变频器
高压变频节电器
|
简易型变频器
|
通用型变频器
|
电力电子
模块
滤波器
分流器
**栅
胶带
电工胶带
|
报警设备
打铃仪
|
警示灯
|
电笛
|
电铃
|
插头插座
航空插头
|
插头
|
排插板
|
整流器
整流器模块
|
散热器
|
刹车整流器
|
端子
导轨
|
接线端子
|
电容器
电力电容
|
补偿控制器
低压无功就地补偿装置
|
无功补偿控制器
|
接线盒连接片
连接片
|
熔断器
温度保险丝
|
载熔件(熔断器手柄)
|
报警熔断器
|
熔断器芯
|
熔断器底座
|
电阻
瓷盘电阻
|
板型电阻
|
线绕电阻器
|
电位器
电位器刻度盘与旋钮
|
碳膜电位器
|
多圈线绕电位器
|
单圈线绕电位器
|
开关电器
液位设备
漏水/漏液检测
|
电极保持器/电极
|
无浮标开关
|
按钮开关指示灯
事故按钮
|
行车开关
|
蜂鸣器
|
按钮盒
|
按钮开关信号灯附件
|
指示灯
|
按钮开关
|
主令开关
|
接近光电开关
光幕开关
|
磁性开关
|
霍尔开关
|
光电开关
|
接近开关
|
微动钮子船型开关
辅助开关
|
波段开关
|
船型开关
|
钮子开关
|
微动开关
|
行程限位脚踏开关
超速开关
|
料流检测器
|
阻旋式料位控制器
|
纵向撕裂开关
|
溜槽堵塞检测器
|
多功能行程限制器
|
打滑检测器
|
两级跑偏开关
|
高度限制器
|
拉绳开关
|
脚踏开关
|
限位开关
|
行程开关
|
转换倒顺组合开关
电焊机开关
|
组合开关
|
倒顺开关
|
万能转换开关
|
隔离负荷开关
铁壳开关
|
户外隔离开关
|
负荷隔离开关
|
刀开关
|
电源电器
不间断电源
蓄电池
调压器
电动接触调压器
|
三相调压器
|
单相调压器
|
开关电源
开关电源
|
G3系列开关电源
|
NE系列开关电源
|
逆变器
车载交流逆变电源
|
微电脑智能型正弦波逆变器
|
微电脑智能型方波逆变器
|
高可靠全自动逆变器
|
充电器
汽车充电器
|
快速充电器
|
可控硅充电器
|
微电脑智能充电器
|
双电源
塑壳双电源自动切换开关
|
微断双电源自动切换开关
|
互感器
电抗器
|
电压互感器
|
电流互感器
|
起动器
星三角起动器
|
软起动器
|
电子式起动器
|
手动启动器
|
磁力起动器
|
减压起动器
|
稳压器
UPS不间断电源
|
微电脑无触点稳压器
|
壁挂式全自动交流稳压器
|
高精度全自动单、三相交流稳压器
|
变压器
变阻器
|
低压非晶合金变压器
|
电源变压器
|
自藕变压器
|
三相干式整流变压器
|
电压转换变压器
|
行灯照明变压器
|
整流变压器
|
矿用变压器
|
电力变压器
|
控制变压器
|
新闻中心
首页
>>>
新闻中心
宜家为何能闲庭信步 自外于电商热潮?
DQZHAN讯:宜家为何能闲庭信步 自外于电商热潮?
在过去10多年的时间里,电子商务的交易额获得了数以万倍计的增长,从默默无闻到逐渐成为主流的零售业态,更是以其破坏性**的威力令整个传统企业数百年建立起来的商业体系危机重重。沃尔玛、百思买、巴诺书店、苏宁、国美等一大批传统零售企业身陷泥淖,而与此同时他们也在竭力地拥抱这一趋势。
但是宜家却好像是其中的异类。在2013财年(2012年9月1日至2013年8月31日,下同),有大约13亿网民访问了宜家的网站,这一数字比上一年增长了将近20%,而与此同时其线下店的客流量则下降了1%,尽管宜家在该财年里还新增了5家店面。电子商务似乎也正在逐渐侵蚀到这家瑞典传统家居零售巨头的领地,不过宜家新一任**执行官Peter Agnefjäll在2014年初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虽然看到了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但是至少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拉动公司销售增长的**主体依然是实体店,因此公司仍将把战略重心放在新店的扩张上,而不是电子商务。这就意味着宜家到2020年销售收入达到500亿欧元(约合694亿美元)中长期战略目标的实现将主要依靠现有店面和新店的扩张。这种论调好像与这个时代的发展格格不入,在过去电子商务*疯狂发展的10多年里,宜家却在加速进行线下的扩张,实体店的数量实现了翻倍的增加。
不过宜家的业绩却似乎证明这种策略至少在短期内是有效的。伴随着线下店的扩张,宜家的销售额在过去10年也实现了翻倍的增长。2013财年,公司的销售收入达到了285亿欧元(约合395亿美元),较之上年增长3.2%,实现净利润33亿欧元(约合46亿美金),比上年同期上涨3.1%。除此之外,2013财年宜家在几乎进入的每一个国家的市场份额都在上涨。要知道这在欧债危机以及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的情况下是非常难能可贵的。这样的商业现象令我们深思,在这个电子商务以摧枯拉朽之势挑战传统商业的年代,宜家凭什么可以置身事外?它的案例又能带给身处恐惧中的其他传统企业什么样的借鉴意义?面对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冲击,传统企业的内心是恐惧的,这个时候宜家的案例就具有其特殊的意义。
宜家何以置身电商浪潮之外?
虽然宜家的业绩仍旧在稳定地增长,但其一直以来对待电商不置可否的态度和缓慢的行动却饱受诟病,不过宜家看起来也确实有骄傲的资本,特殊的品类优势、全产业链的商业模式以及别具匠心的运营策略确实可以使他在面对电商时更加的从容。
家居品类的特殊优势
无视电商趋势的宜家业绩不但没有下降,反而仍旧在按照既定的节奏增长,这与其经营品类的特殊性有莫大的关系。
从品类特性的角度出发,家居电商面临着两大难题。首当其在冲的是购物体验,与3C、图书以及服装鞋帽等标准品或者相对标准品相比家居显然更加注重现场的体验,一件产品除了自身的外观、材质等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外,还要与家里的其他物品能有机搭配在一起,很多时候消费者需要去看一看、摸一摸、感受一下,才能放心购买。家居购买一般也属于家庭的重大资产添置,使用的年限会比较久,因此购买也会相对谨慎。其次是目前难以解决的“*后一公里”问题。家居属于大件货品,需要走特殊的快递物流,不过目前能够提供这一专业服务的公司并不多。除了配送外,很多商品还有安装、维护以及保养等其他需求,这是单纯线上销售难以解决的问题。
总之,因为家居产品更加注重购物体验,一方面大部分消费者还没有网购的习惯,另一方面即使网购,退货率也会比较高,再加上并不便捷的物流配送以及高昂的成本,家居电商可以说举步维艰。从全球范围内来看,家居电商目前也都没有成为主流,线上的渗透率并不高。
全产业链的商业模式
2013年“***”前夕,包括居然之家、红星美凯龙、吉盛伟邦、欧亚达等在内的国内外19家家居卖场联手抵制天猫促销,一时间炒的纷纷扬扬,而宜家却并不在此之列。这背后反映的是自营和平台两种商业模式在面对电子商务冲击时的不同生存状况。
从本质上来说,居然之家、红星美凯龙等家居卖场和天猫是类似的经营模式,就是“商业地产”,本身并不从事生产和销售,而是通过招商吸引大量商家入驻,以租金或者佣金作为主要的盈利模式。因此这两种商业模式实质上是冲突的,而电子商务对前者的冲击非常大,所以有了上面的抵制事件。
宜家的商业模式则是完全的自营,商品自采自销,依靠销售的差价来获取收益。从发达国家的情况来看,自营是一种更为主流的商业模式,因为这种模式把用户需求摆在了更为重要的位置,并且依靠规模化的销售带动了整体零售供应链效率的提升和成本的节约。自营也使得商家将供应链的核心环节控制在自己手中,在面对电商或者向电商转型时相比单纯的卖场也更为从容,所以我们看到诸如红星美凯龙等卖场也在尝试电商,但并不成功。除此之外,宜家还通过垂直一体化掌控了从产品设计、造型、选材、OEM厂商的选择/管理、物流设计、卖场管理的整个流程,并不断致力于每个环节成本的节约和效率的提升,通过为消费者打造超出预期的低价产品而获得了强大的品牌优势,这是上述卖场更难以企及的。
电商是一场“去渠道化”的运动,而宜家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渠道,更是一个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零售品牌,强势的品牌依然在电子商务时代具有强大的号召力。对宜家而言,与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也更多是合作关系,而非直接竞争。
别具匠心的运营策略
相比我国传统零售企业的粗放式经营,宜家可谓是别具匠心,打造了差异化的运营优势,这主要反映在低价、塑造独特购物体验以及会员营销上。
首先来看低价。宜家始终以做“老百姓买得起的家居用品”为核心理念,不放弃在每一个环节削减成本的机会,而上述这种端到端的全产业链商业模式也更加保证了宜家产品的价格竞争力。
其次是购物体验。宜家的商场已经超越了单纯家居买卖场所的范畴,而是营造了一种生活方式的购物氛围,增加了消费者在店内的体验时间和额外的消费。依靠这种方式,宜家实现了与线上购物的极大差异化,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频繁光顾。宜家每年大概有3000多款新品,消费者每次到店都会有新的发现, 也都会购买不少计划之外的东西,“冲动性购买”占据了其销售额的很大一部分比例。
*后来看会员营销。宜家一直非常注重会员体系的建设,建立了名为“IKEA Family ”的会员俱乐部,在全球范围内发展了数以千万计的忠诚会员。在此基础上,宜家利用先进的CRM系统对会员进行分类,提供针对性的帮助,并提供个性化的促销方案。而每年邮寄的精美目录册和时常带来惊喜的会员店帮助宜家将用户的忠诚度不断提升,将他们深深地绑定在了自己的销售平台上。
小心求变,宜家也在路上
虽然目前电子商务对家居行业的冲击并不十分明显,而且经过了70多年的经营宜家也建立了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但是科技的浪潮滚滚向前,没有一个行业能够完全的置身事外,在这方面宜家也在小心求变的路上。
电子商务
虽然宜家坚定地认为家居这种讲究体验的产品*大的舞台还是在线下,电子商务永远也不会成为宜家的主流,但是宜家还是在逐渐地拥抱这一趋势。
截止2013年8月31日,宜家在全球的26个国家或地区拥有300多家分店,其中在13个国家或地区提供了电子商务服务,相比2012财年增长了3个。不过宜家在很多市场上提供的网购品类是不全的,而且会针对消费者的网购订单收取价格不菲的配送费用。
宜家并没有公布过其电子商务的销售额占总营收的比例,但是其德国分公司的负责人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表示:在2013财年宜家德国分公司的线上销售额达到了9200万欧元(约合1.28亿美元),不过这一数字只占其整体销售额的2%,增速却高达27%。他预测预测线上销售的占比*终能达到10%。
对于宜家来说开展电商业务除了我们上面提到的这一品类的两大天然难题之外,家居也是一种非常态的消费,购物的周期较长,用户难以持久留存,因此会加重企业的营销成本,这也是宜家未来在不断尝试电商业务时需要克服的难题。
移动互联网
对于电子商务,宜家确实有难以克服的障碍,目前也难以做加大投入的决心,不过移动却是一个应该张开双臂拥抱的趋势,移动互联网的存在可以使宜家随时随地实现与消费者的连接。
宜家的年度产品目录是其实现与消费者沟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式,年发行量达到2.11亿册之巨,号称是除了《圣经》之外散布*为广泛的书籍。现在通过移动应用,宜家可以很好地将这一产品数字化,并通过加入了一些互动和增强现实的功能提升使用体验,用户可以非常方便的在手机上设计家具摆放,并通过增强现实的功能查看与自己家庭装修风格的契合度。除此之外,宜家的移动应用还发挥了很好的门店导购的功能,用户不仅可以从应用上查看产品信息、获取优惠、查询商场的营业时间、具体地址、地图和驾车路线等,还可以使用其中的店内购物路线图、创建购物清单等功能。截止到2013年8月31日,宜家的这一移动应用已经被下载了1000万次。
社会化营销
宜家是社会化营销的先行者,其在Facebook、Twitter、新浪微博以及豆瓣上都有大量的经典营销案例。家居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个行业,围绕这一主题宜家生产了大量具有特色的内容,利用社会化媒体的快速传播效应,不仅将很多的消费者吸引到网站或者实体店转化为了交易,更重要的是通过对产品亮点的挖掘打造了独特的品牌形象,占领了消费者的心智。
看未来,宜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都很可能会延续对电商这种一贯谨慎的风格,而将线下作为战略的重心。也有人说宜家的策略应该是O2O,不管是通过网站、移动应用或者社会化媒体,线上仅仅承担营销和宣传的功能,将人流导向线下形成交易闭环。我则认为对于宜家来说电商和O2O本质上并不冲突,应该给到消费者的是一种多样的选择,而且通过线上线下交易的打通宜家显然可以提供更好的服务,例如沃尔玛正在大力推广的的线上交易、线下提货(Site to Store)的服务。此外,虽然从目前来看家居电商的线上渗透率并不高,但是很多研究机构也同时指出未来这一品类在线上还有比较大的发展空间,电商毕竟是一个发展了不到20年的新生事物,未来会如何演变没有人能够预测,只是不知道今天对电商的漠视会不会成为他日压倒巨人的阿克琉斯之踵。
宜家的案例告诉我们什么?
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摧残着一个个传统企业的神经,所以“互联网思维”、“小米模式”大热,背后反映的是传统商业在这个时代生存的极度不**感。很多企业秉持着“不变革等死”的理念,却非常容易地踏上了“乱变革找死”的境地。因此,这个时候我们就更需要宜家这样的案例。虽然有其行业的特殊性,但是这家瑞典的家居零售巨头还是告诉了我们这个数字化时代生存的基本法则,那就是回归到零售*本质的内容,找到消费者并理解和把握他们的需求,用超出预期的商品和服务满足他们的期待,不断地为他们制造惊喜。
宜家的故事还告诉我们对于传统商业来说虽然触网是大势所趋,但是其中的方式和形态却根据企业的核心业务千差万别。网络很美,但*关键的还是从自我出发,本着对商业本质规律和用户人性的基本尊重,找到在这个时代生存的基本法则和核心优势。正如宜家**执行官Peter Agnefjäll所说的:对于宜家来说寻找的并不是在短时间内一次爆发性增长的机会,而是能够持续带来产业价值链提升的方法。
上一篇:
剥离金融业务 阿里果然是为资本市场而生
下一篇:
中国财团欲16.7亿美元收购iPhone摄像头供应商
公司简介
关于我们
企业文化
企业荣誉
人才招聘
订购指南
订购流程
问题答疑
联系客服
货款支付
支付方式
发票开具
常见问题
业务合作
加入供应商
加入会员
市场宣传
联系我们
物流配送
配送方式
配送周期
验货和签收
Copyright@ 2003-2025
上海富继电气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沪ICP备12022913号-5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4818号